本视频截取于《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翻译、比较文中一个著名的写景句,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让学生既懂得了文言文翻译所要遵循的“客观、通顺、美好(有表现力)”原则(也即“信、达、雅”,但教师不必提这一概念),又体悟到作者写景中采用白描手法所产生的丰富表现力,可谓一举多得。其主要的特色和亮点如下:
朗读体会。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进行朗读体会,形成初步印象。
树立“标杆”。教师告诉学生文言文翻译中所应坚持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客观、通顺”,所谓“客观、通顺”,也就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又必须符合现代文的语言规范,让学生心中树立“标杆”。
示例分析。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一则基本按上述标准形成的译文,让学生思考分析是否妥当。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译文中的顿号不能表现原文上下浑然一体的景色特征;“惟……而已”没有正确译出,意思表达力不足;数量词的选择不能表达作者眼中雪景的实际效果。
比较优劣。在学生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一则可以被大家接受或认可的译文,让学生朗读以加深理解,进而明白译文不仅要“客观、通顺”,而且还要“美好(有表现力)”的道理。
质疑问难。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将译文与原文放在一起,品味涵泳,感受原文语言的简练生动,并进而感受作者所采用的白描手法的丰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