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微课程
  • 区县
  • 市属学校
  • 大赛活动
  • 教育技术大讲堂
  • 统计
微课程
微课程
文档
教师
学校
  • 登录
  • 首页
  • >
  • 学科指导
  • >
  • 初中
  • >
  • 历史
  • >
  •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

课程名称:《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

责任教师:龙萍

单位机构:湖州市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

  • 微课程资料

2017年度浙江省微课程开发选题申请表1:影响历史的20位中外人物.pdf[预览]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微课程期中试卷.docx[预览]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微课程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doc[预览]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微课程期末测试卷.doc[预览]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微课程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doc[预览]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微课程思维导图.png[预览]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微课程简介.doc[预览]

  • 承建教师
姓名 所在单位 学科/专业
冯禹勤 湖州市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 科学
陈永兴 南浔区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 地理
张建权 马腰中学 自然
胡敬文 马腰中学 政史
阮国军 马腰中学 历史
都飞 马腰中学 美术
卓佳 锦绣学校 中文
邱斌 三长学校 政史
王伟 双林二中 政史
龙萍 马腰中学 历史
  • 课程简介

 

《影响历史的二十位中外人物》微课程简介

南浔镇马腰中学历史与社会教研组一直致力于基于学情的教材开发运用,希望借助有效载体,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鲜活生动历史人物,藉此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涵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此,开发本门微课程,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自主探究问题能力,使其客观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同时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问题能力;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念,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本课程共20节微课:《古巴比伦文明缔造者:汉谟拉比》、《中国第一个王:大禹》、《罗马帝国缔造者:屋大维》、《伊斯兰世界的先知:穆罕默德》、《千古一帝:秦始皇》、《布衣天子:刘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司马迁与〈史记〉》、《一代枭雄:曹操》、《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马可·波罗》、《用艺术诠释北宋生活的张择端》、《东西文明碰撞的见证者:马戛尔尼》、《勇于探索的哥伦布》、《多才多艺的达﹒芬奇》、《乔治·华盛顿》、《蒸汽之父:瓦特》、《发明大王爱迪生》、《“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晚清重臣:李鸿章》、《中国近代首任驻外使臣:郭嵩焘》。这20节微课基于以下四方面选择录制:1.教材重难点,如《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对应的是难点知识:罗马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罗马帝国建立。2.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如《晚清重臣:李鸿章》对应的是重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洋务运动。3.体现学科味道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既是重点知识点也体现学科味道:论从史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等。4.培养核心素养的,如《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马可·波罗》彰显核心素养:拓展思维,强化家国意识、国际理解等。

  • 课程章节
古巴比伦文明缔造者:汉谟拉比
中国第一个王:大禹
罗马帝国缔造者:屋大维
伊斯兰世界的先知:默罕默德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天子:刘邦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司马迁与史记
一代枭雄 曹操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
用艺术诠释北宋生活的张择端
东西文明碰撞的见证者:马戛尔尼
勇于探索的哥伦布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乔治华盛顿
蒸汽之父:瓦特
发明大王爱迪生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晚清重臣:李鸿章
中国近代首任驻外使臣郭嵩焘

古巴比伦文明缔造者:汉谟拉比

开始学习

中国第一个王:大禹

开始学习

罗马帝国缔造者:屋大维

开始学习

伊斯兰世界的先知:默罕默德

开始学习

千古一帝:秦始皇

开始学习

布衣天子:刘邦

开始学习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开始学习

司马迁与史记

开始学习

一代枭雄 曹操

开始学习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

开始学习

用艺术诠释北宋生活的张择端

开始学习

东西文明碰撞的见证者:马戛尔尼

开始学习

勇于探索的哥伦布

开始学习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开始学习

乔治华盛顿

开始学习

蒸汽之父:瓦特

开始学习

发明大王爱迪生

开始学习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开始学习

晚清重臣:李鸿章

开始学习

中国近代首任驻外使臣郭嵩焘

开始学习

湖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2014-2016

电话 : 0572-2899075   联系Email: jiaowbgs@huzhou.gov.cn

地址 :湖州市行政中心一号楼

技术支持 :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浙ICP备0601103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