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微课程
  • 区县
  • 市属学校
  • 大赛活动
  • 教育技术大讲堂
  • 统计
微课程
微课程
文档
教师
学校
  • 登录
  • 首页
  • >
  • 学科指导
  • >
  • 高中
  • >
  • 语文
  • >
  • 必修一
  • >
  • 高中文言文深度解析——从古代文化释名和文言词汇训诂入手学习文言文

课程名称:高中文言文深度解析——从古代文化释名和文言词汇训诂入手学习文言文

责任教师:柏进华

单位机构:湖州市练市中学

  • 微课程资料

思维导图[预览]

《高中文言文深度解析》期中测试卷[预览]

《高中文言文深度解析》期中测试卷答案[预览]

《高中文言文深度解析》期末检测卷[预览]

《高中文言文深度解析》期末检测卷答案[预览]

《高中文言文深度解析》申报表[预览]

  • 承建教师
姓名 所在单位 学科/专业
柏进华 湖州市南浔中学 语文
陆小平 练市中学 语文
宋佩芬 练市中学 语文
霍佳冰 练市中学 语文
丁时慧 湖州市南浔中学 物理教育
  • 课程简介

当下文言文教学整体低效,局部负效,作为高中老师的我们,也切身体会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尴尬。尤其是对如何处理文言文中“文”与“言”的问题,存在不少疑问。“文”和“言”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然而更重要的是“文”与“言”还是一个不裂的整体。那么在“文”“言”并举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探索课堂生成策略,挖掘文言文文本内涵,就需要我们去追寻问题背后的存在与缺失。

文言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扎实有效地品词读句、涵泳咀嚼,更要重视对文本的意趣玩索,凸显教者对文本的理性思考和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与挖掘。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文本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内涵,的认真思考和分析,同时要考虑到古今文化差异造成了文言文理解缺失,因此古代文化的释名解物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做好文化解读,才能够引领我们挖掘出文本所蕴涵的深意,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使阅读课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本课程认真梳理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文言文文本,拟从文言文教学中古代文化释名和文言词汇训诂两方面入手,从咬文嚼字、意趣玩索、质疑辨析三部分带领同学们一起深入研究高中文言文文本,以辅助高中文言文学习,完善文言文知识结构体系。

  • 课程章节
前言
第1课 劝学
第2课 师说
第3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4课 阿房宫赋
第5课 烛之武退秦师
第6课 秋水
第7课 赤壁赋
第8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9课 鸿门宴
第10课 寡人之于国也
第11课 秋声赋
第12课 项脊轩志
第13课 报任安书
第14课 渔父
第15课 六国论
第16课 指南录后序
第17课 五人墓碑记
第18课 谏太宗十思疏
第19课 非攻
第20课 季氏将伐颛臾
第21课 陈情表
第22课 逍遥游
第23课 兰亭集序
第24课 氓

前言

开始学习

第1课 劝学

开始学习

第2课 师说

开始学习

第3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开始学习

第4课 阿房宫赋

开始学习

第5课 烛之武退秦师

开始学习

第6课 秋水

开始学习

第7课 赤壁赋

开始学习

第8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开始学习

第9课 鸿门宴

开始学习

第10课 寡人之于国也

开始学习

第11课 秋声赋

开始学习

第12课 项脊轩志

开始学习

第13课 报任安书

开始学习

第14课 渔父

开始学习

第15课 六国论

开始学习

第16课 指南录后序

开始学习

第17课 五人墓碑记

开始学习

第18课 谏太宗十思疏

开始学习

第19课 非攻

开始学习

第20课 季氏将伐颛臾

开始学习

第21课 陈情表

开始学习

第22课 逍遥游

开始学习

第23课 兰亭集序

开始学习

第24课 氓

开始学习

湖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2014-2016

电话 : 0572-2899075   联系Email: jiaowbgs@huzhou.gov.cn

地址 :湖州市行政中心一号楼

技术支持 :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浙ICP备06011037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