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人工智能》
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 胡永亮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基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内容的拓展,其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智能音箱、AI宣传片、无人驾驶等视频,体验“形色APP”、“百度翻译”、“语音助手”、“智能机器人”等内容,走近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感受计算机科学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现代人工智能代表性事物的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融入到探索与发现人工智能的学习中。
【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近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已经对信息技术有很强的学习欲望,而且很多学生对机器人也有简单的认识,对于人工智能也有所知晓,但这种了解只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本身,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当前格局和发展历史是比较模糊的。同时,学生对于计算机发展、机器人、Scratch编程知识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之间还是相对割裂的。所以,可以通过资料查阅、交流讨论、亲身体验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定位】
1.运用自主查阅、在线讨论交流、亲身体验等方式,知道人工智能的概念,以及“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初步认识人工智能。
2.体验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功能,分析讨论其特性,提高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感受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3.通过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辩证认识人工智能对社会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树立AI时代的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人工智能的初步了解及体验。
难点:认识人工智能的各方面的技术,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